為解決學業落差、科系與課程限制等問題,國立臺灣大學管中閔校長推動「未來大學計畫」,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然而,學習場域包含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與者,彼此間面臨的問題交錯複雜。為了解決問題,未來大學與Omplexity合作,採用系統思考方法論找尋潛在的槓桿點,啟動組織變革。
受到疫情及中美貿易戰的衝擊,全球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無法即時降低的斷鏈風險更是讓許多台灣企業深陷斷鏈危機,如何打造「韌性供應鏈」成為如今供應鏈管理的關鍵課題。本篇運用系統思考工具來協助企業思考如何打造「韌性供應鏈」,並提供可以降低斷鏈風險的供應鏈轉型行動方案。
大多數工作流程及團隊溝通中出現的混亂,時常是因為團隊討論時只停留在單一事件的層次,而非從根本了解事件間的相互關係。當你嘗試用系統思考的概念去理解問題的系統性結構及心智模式,就能發現釐清問題及找到解方是一件快速且有效率的事。本文將詳細舉例說明,如何從事件層次的思考提升至系統思考。
永續交通是現今各大城市對未來發展的願景,卻因實行過程中涉及多方利益衝突,使得永續交通規劃難以推動。Omplexity與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合作,運用系統思考協助葡萄牙里斯本當地公、私部門與多方利害關係人溝通,透過繪製動態系統圖,共同制定永續發展的城市交通運輸策略。
系統思考是一種以全新觀點看待世界的方法,也是能夠幫助人們了解社會如何運作的工具。所謂「系統」是由一群有共同目標、互相關聯卻也彼此獨立的群體組合而成,系統中的每一元素都是執行共同目標的要件,透過各個回饋以此維持穩定性。系統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繁瑣,而學習系統思考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020年全世界面臨新冠病毒襲捲而來,疫情不僅巨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價值觀,更影響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如何擬定組織策略,將會是企業必須思考的課題。不論是因為疫情而轉變為遠距的工作模式,人們待在家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甚至對於職涯未來感到焦慮與迷茫而出現的「安靜離職」風潮。
現今的組織經理人需要不斷面對新挑戰、越來越高的組織績效目標,與此同時,他們還被一連串錯綜複雜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轟炸,希望透過這些解決組織問題並提高整體組織績效。當他們不顧一切地為問題找到解決方案,陷入困境的人可能會屈服於新技術和方法的誘惑,期待它們能輕鬆解決棘手的問題。
本次專案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文化部與Omplexity合作,藉由繪製複雜系統中不同角色間的觀點與行動如何相互影響的系統圖,協助釐清 C-LAB 在不斷轉型中的獨特定位。透過本篇文章,您能了解系統圖在現實案例中的實際應用,及Omplexity如何運用系統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
在複雜的經濟環境中,需要有一套學習思考整合的模式來制定組織策略。學習型組織是一種持續改進的組織文化,需要透過全面品質管制和系統思考的整合方法來實現。透過全面品質管制,組織通過持續改進來提高品質;而系統思考提供了將組織視為一互相依存的系統學習方式,進而促進組織內部的統一性和連貫性。
學習型組織總是在找尋讓組織與員工更進步的方式,而日本在1950年代初期,透過全面品質管制快速地發展經濟,也讓其他西方國家紛紛效仿。然而TQC也有無法解決的組織策略問題,我們將於本篇介紹四個TQC可能無法解決的問題及其原因,以及系統思考的十一大法則,協助我們思考、找到解決途徑。
日本以全面品質管制在經濟上的卓越發展,使西方國家開始學習這項系統。TQC對專業經理人來說,不僅是對個人管理模式上的啟發,更是打造學習型組織的根基。本文將深入介紹全面品質管制與組織學習,並進一步探討組織與個體學習的相互作用,告訴您如何讓組織學習在不同層面上均衡發展。
全面品質管理與系統思考兩套理論皆經證實能協助管理組織,且有效帶動組織整體表現。隨著世界變動的腳步不斷加快,組織需要花更多時間以解決問題,可行方案的生命週期卻快速縮短。因此,若能善用系統思考工具並理解其中的交互關係、打造學習型組織,將能幫助專業經理人在如此快速更迭的世代中存活。